2021年9月,李宁股价创下107.16港元历史高点,随后开启震荡下行走势,期间最大跌幅达到64%,今年以来也有近4成跌幅。
回顾过往两年时间,李宁依然是李宁,公司的发展战略,未曾有根本性改变。期内,公司继续坚持“单品牌、多品类、多渠道”战略并进行升级。
渠道端公司在线下采取“开大店关小店”的策略,以提升消费者体验。在线上,推出“大电商”商业模式以来,公司积极发展直播板块业务,同时进行高效、更精准的宣传和投放,维持在线良好经营生态。在产品端,公司2022年,发布全新鞋面科技“䨻丝”,创造性地将“李宁䨻”材料应用于鞋面,将“李宁䨻”科技平台进一步延伸升级。
不仅如此,李宁还在2022年玩了一把“跨界”。但李宁的一系列操作在二级市场却“叫好不叫座”,宁咖啡也未能充分打动投资者的“胃”。究其原因,核心要素是公司业绩出现“换挡减速”。
业绩“换挡减速”
先看2021年,李宁交出了在香港上市以来最好的业绩答卷。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,实现营收225.7亿元,是上市以来营收增速最快的一年。公司净利润更是达到40亿元,同比增长136%。
2022年,李宁在收入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实现收入258.03亿元,同比上升14.3%;其中,鞋类产品的收入为136.79亿元,相较2020年收入翻倍;服饰品类收入则同比下降了9.4%至107.09亿元。
遗憾的是,李宁的销售毛利率在2022年同比下降4.6个百分点至48.4%。对此,李宁方面表示,受疫情影响,2022年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势头较为明显,公司因此加大了零售终端和在线渠道的折扣力度。此外,随着国内供应链和产业升级,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涨,采购成本也随之上升。
上述一系列压力使得李宁在2022年仅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额39.14亿元,较2021年同期的65.25亿元大幅缩水。
2023年一季度,李宁的销售增长再度面临压力。公告显示,一季度李宁销售点(不包括李宁YOUNG)在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实现中单位数增长。同店销售方面,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运营的李宁销售点计算(不包括李宁YOUNG),截至一季度,整个平台的同店销售按年实现高单位数下降。就渠道而言,零售渠道实现低单位数下降及批发渠道实现低单位数下降,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按年下降20%-30%低段。
尽管李宁集团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赵东升曾表示,对2023年的展望保持乐观态度,预期2023全年收入增长在10%-20%之间,预期全年净利润率保持在10%-20%之间的合理水平。然而,对这一份看起来不错的业绩指引,在二级市场并没有激起很大的浪花。相反的是,李宁股价跌势仍在延续。
重拾高增长的“底牌”
近年来,“国潮风”在当代年轻消费群中快速蹿红。李宁凭借2018年“中国李宁”在巴黎时装周出圈,随后被冠以“国货之光”,成为国潮风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。然而,随着消费逐渐回归理性,“国潮风”退却,李宁也吃不到红利了。
同时,李宁长时间被诟病“重营销,轻研发”,2022年公司研究及产品开发开支金额为5.35亿元,同比增长29%,研发费用率约为2.1%。 在研发层面较过往投入了更多资源,配合“多品类”战略渗透更多的细分赛道,从而打造更多“增长引擎”。
智通财经APP注意到,李宁的品类矩阵中,在细分赛道有张“底牌”具有打造增长曲线的潜质,包括LI-NING1990、李宁YOUNG和女子品类等。但LINING1990和中国李宁,过去几年收入贡献为中单位数。
兴业证券预估李宁YOUNG在2025年的收入有望达到约39亿元,占公司收入比重从中单位数提升至10%,3年CAGR达45%。
在智通财经APP看来,关注李宁多品类增长引擎的同时,还需要重视公司利润率因“重营销”而下滑。
据此,李宁YOUNG面临着“扩渠道、升店效”双重任务,按照这样的发展路径,公司营销费用也将水涨船高。因此,李宁未来如何权衡营销和研发投入配比,进而抓住增量空间促使业绩和股价齐升,这一点仍需时间验证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澳六资料大全成立于1994年,专业从事鞋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:智能生产流水线和自动数控裁断机。为制鞋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、降低劳动强度,节省人力资源、最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,提供解决方案,提供生产设备。
主营产品:制鞋整厂设备,加硫热定型机,红外线生产线,制鞋精益生产流水线,鞋厂模块化精益生产线,冷冻定型机,后踵定型机,压底机,制鞋设备,制鞋成型线,自动数控裁断机,数控液压裁断机
咨询热线:13676440063
服务热线:13967721560